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三十八章 文水藏兵

郭旭扬与黄伊榕均是隐匿行迹上路的,他二人常年在江湖中摸爬滚打,“反追踪术”极为了得。郭旭扬一路向西,动用了几次洪家的力量,洪一对于小白羊的行踪,倒是了解得比较透彻。然对于他的“弟妹”,也就是黄伊榕,饶是他时时派人关注唐军与定杨军的战况,并调用洪家的渠道网,但截止到他向铁梦筝讲述情报之时,亦未查到黄伊榕的确切方位。他只知道:两军尚未交战,而唐王府的宰相裴寂,正率领三万大军,浩浩荡荡地往河东介州而去。据暗探回报:“国定钦使”黄伊榕,并未在行军之列。

连洪一都查不到的黄伊榕,此时正坐在文水县府衙的县令大座上,而文水县令孔彰,以及县丞郝濂、主簿王文淼、游击将军雷贺之、振威校尉重奔五人,则分文武官职,立于堂下左右。堂内门窗紧闭,气氛隐秘而肃穆。因所议之事为机密要事,故其他低阶官员,黄伊榕均未召见。

“下官、末将参见钦使大人!”孔彰五人朝坐于高位的黄伊榕拜下身去。

黄伊榕乃是大唐之“国定钦使”,享有“如皇亲临”之殊荣,且她手执“唐王”李渊加盖玉玺的亲笔手谕,具“便宜行事”之权,可调遣晋州及关内道、府、县之官吏及军队,可谓是带金佩紫,地位超然。

“各位请起,不必多礼。”黄伊榕抬手示意众官无需拘礼。待看众人都站起身来之后,她对县令孔彰说道:“孔县令,你送来的文册卷宗,我昨夜业已阅毕,对于文水县之军、财、政、律等情况,已有所了解。然尚有几处疑问,需孔县令解答。”

孔彰忙颤巍巍地跪下身去,“下官定当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!”

“起来吧,与我说话,无需再跪。”黄伊榕沉吟片刻后道:“按粮册所载,本县囤粮于‘脊口’。孔县令我来问你,粮食够用几月?粮仓处有多少士卒把守?建仓于脊口,防走水之策是否可靠?”

“禀黄小姐,因我文水县地处各县中枢,故积粮量比其它县区更为充足。若用于文水县军民所需,粮食可够四月有余。以往汾阳、交城、祁县、平遥等县,遭遇缺粮或战乱之时,均有向我县调粮之记录。”

“粮仓乃重地,得雷将军他们相助,共由七百六十九名将士及衙役巡守,其中有一十二人,武功高强,一人可挡数十人。”孔彰恭恭敬敬地回答,“脊口仓初建时,乃是请匠人所筑,内设土墙隔间,远离殿堂宅舍,檐设辟火珠,且仓外置十口大缸,常年蓄水,以防走水之患。”

黄伊榕满意地点了点头,“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